感应加热电源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,当时主要有:工频感应炉、中频发电机组、电子管振荡器式高频电源,20世纪50年代末硅晶闸管的出现引发了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一场革命,感应加热电源及其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。到20世纪80年代,IGBT开关器件的发明使感应电源的频率可高达100kHz。
随着感应加热设备的飞速发展,使高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无论是质量方面,效能方面, 还是可靠性方面,都有了很大的进步,在体积方面也更为小型化、微型化,这为感应加热技术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与空间。
U形管式换热器,每根管子都弯成U形,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,每根管子皆可自由伸缩,从而解决热补偿问题。管程至少为两程,管束可以抽出清洗,管子可以自由膨胀。其缺点是管子内壁清洗困难,管子更换困难,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。优点是结构简单,质量轻,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。
冷凝器的种类很多一般使用多的是立式冷凝器和卧式冷凝器两种,今天针对这两种设备进行一下简单的对比;卧式冷凝器和立式冷凝器二者除安放位置和水的分配不同外,水的温升和用水量也不一样。立式冷凝器的冷却水是沿着重力沿管内壁下流,只能是单行程,故要得到足够大的传热系数K,就必须使用大量的水。卧式冷凝器是用泵将冷却水压送到冷却管内,故可制成多行程式冷凝器,且冷却水可以得到足够大的流速和温升(Δt=4~6℃)。
维护电加热反应釜时,要时刻注意整个设备和减速器的操作细节。如果减速器润滑油不足,应立即补充。电加热介质应每六个月更换一次,安全阀、压力表、蒸馏孔、电加热棒、电气仪表等。应该定期检查。如有故障,应及时更换或修理。设备不使用时,容器内外壁用温水清洗,常用来达到耐用的目的。
不锈钢夹套电加热反应釜的加热原理:釜体为双层结构,也就是说有两层釜体,即内筒和外筒,两层筒中间形成一个空腔。将加热棒插入该空腔,并注入导热油。工作时,先接通电源,加热棒产生的热量可以使导热油升温,然后导热油的热量可以使内筒升温,从而完成对釜内物料的加热作用。